饭甑 , 甑 ,读 zèng ,字典解释为:
1.古代炊具,底部有许多小孔,放在鬲(lì)上蒸食物。
2.甑子。
3.蒸馏或使物体分解用的器皿。
而作为客家的南安府大余人,这种东西在之前可是家家户户都不能少的家庭用具。
那个时候家里兄弟姐妹多,都是烧柴的大锅灶,一日三餐全靠它填饱肚子。
饭甑通常用杉木制成,因为杉树是南方山岭最常见的树种,取材方便,而且杉木纹理通直,结构均匀,不容易翘裂或变形。此外,杉木柔软的材质适合加工成型,并且不会像松木等其他树木那样会有树脂渗出,因此较适合制作饮食用具。饭甑形状呈圆形,左右有把手,上方有木盖,甑的底部有甑箅,甑箅为圆盘形,凿有许多圆的小孔,以便水蒸气上升蒸饭,饭甑是客家人特有的餐具。以前客家人耕作技术相对落后,为了节省时间和柴火,客家人煮饭往往就煮一次,一日三餐享用。这样的话,就必须要有一个较大容量的煮饭和盛饭工具,于是饭甑便应运而生了。
饭甑主要是用来蒸饭的。在客家人的童年记忆里,母亲早晨一起来便开始准备早饭。先把锅灶洗刷干净,再把米淘了倒入铁锅里用柴草烧火煮,等生米煮成白饭时,便用竹制的笊篓把饭捞起来,倒入饭甑,然后再把饭甑架在锅中,锅内放适量水,烧火蒸饭。这样蒸出来的米饭特别香,米饭均匀熟透而无焦饭,俗话说的“大甑饭,小锅菜”便是指此。饭甑除蒸饭之外还可蒸制其他美味。比如说蒸鸡蛋,将鸡蛋打在碗内,加入适量清水和食盐调匀,再放在甑内的饭面上一起蒸,饭蒸好了,鸡蛋也蒸熟了。将米饭和蒸鸡蛋拌匀了吃,是我儿时的至爱。至于蒸番薯、香芋等,更是客家人小时候常吃之物。
旧时的客家人,几乎每个家庭都有一个饭甑。客家人用饭甑蒸饭主要步骤有三步:第一步是烧开水,依据要煮食的米量,烧一锅开水;第二步是煮饭,将淘好的米放入锅中,煮时需不时地搅动,以防米饭粘锅烧糊。煮至六七成熟时将米饭捞出,放入筲箕滤干水分,锅中剩下的米汤则用来喂猪;第三步是蒸饭,将滤干水分的半熟米饭置入饭甑,盖盖蒸熟。当热气从饭甑盖的缝里开始冒出的时候,米饭也差不多熟了。经过饭甑蒸出来的米饭均匀熟透而不会焦糊,食之又软又香,口感极好。旧时,客家人每逢红白喜事举行盛大宴会,必用大饭甑蒸饭,只要一揭甑盖,满屋飘香,加上丰厚菜肴,真是令人胃口大开,食欲大增。
现在在一些客家人家里,还可以看到饭甑的踪影。它呈上粗下细的圆桶形,左右有拿手,上方有木盖。由甑体、甑箅和甑盖三部分组成,虽然形似“圆桶”,但结构却比圆桶复杂得多。甑体外腰部用竹片编成的花箍箍紧,内壁在下段三分之一处加厚几厘米以托放甑箅,甑箅上有许多孔格,主要用于透气,是饭甑受热的关键部位。
饭甑能成为客家人做饭的主要工具,是有其历史原因的。客家人自古以稻米为主食,因为家庭人口一般较多,一天所需要的米饭自然不少,加上农活较多,家庭主妇们为了节省时间,通常早晨就要一次性地把三餐的米饭做好,容积大而且实用的饭甑自然成为首选做饭器具。旧时客家人用饭甑做饭是一种生活的智慧,用饭甑做饭不会导致有锅巴,这样就不会浪费粮食;能一次煮大量米饭,中餐、晚餐不需再次煮饭,只需将饭甑再次放入锅中加热,这样能节约时间;在以往吃不饱饭的年代,在蒸饭的时候还可以把南瓜、番薯(红薯)丝等等添加进米饭,这也是保证全家不饿的重要步骤。煮饭有米汤产生,米汤拌上青菜、猪草,可以用于喂猪,做饭的同时等于把猪食也一起做好了。
此外,煮饭、蒸饭的时间长,会烧掉一定量的柴火。在夏天,柴火产生的木炭存起来,留到冬天取暖。而且在煮饭的过程中,主妇们还会备菜,到蒸饭时将菜放入饭甑一起蒸熟。煮饭时间长,瓮坛的热水也能被烧开,就可以用来泡茶和饮用了。
通过这些蒸饭工序,主妇们既能把一天的米饭一次做好,又能解决家畜的饲料问题,还能把冬天的取暖和饮水问题解决了,饭甑自然也就成为了客家人厨房的必备用具。当然,传统的做法也会有一些缺陷,不符合现代的营养学观点,比如煮饭的过程中,倒掉的米汤会导致营养流失。饭甑还有一大妙用,那就是酿酒。客家地区家家户户都有酿酒的习惯,尤其是快要到年关,就是饭甑大显身手的时候了。用饭甑不仅可以一次蒸几十斤糯米,还可以保证酿出来的米酒唇齿留香、余味无穷。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使用了千百年的饭甑,渐渐地退出了历史舞台,取而代之的是应运而生的现代化炊具,诸如电饭煲、压力锅、蒸锅、微波炉等炊具。但是,饭甑带给老一辈客家人温热香甜的米饭记忆,不仅永远不会消失,而且愈久弥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