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关古道自唐代开凿以来,一直是有“道”而无 “关”梅关和关楼是宋代嘉佑年间才设置和建造的。 据《直隶南雄州志•关隘》载“嘉佑八年(1063年), 广东转运使蔡抗,兄挺提刑江西,因同平易岭路,立关 于岭上,颜曰梅关,以分江广之界’,《嘉庆重修一统 志•南安府》也有同样记载。因知梅关始设于宋。
设置梅关的原因和作用主要有三:第分江广 之界。在这之前,江西与广东虽然大体上以梅岭分 界,但没有明显的界线,自设梅关之后,关楼就成了两 省省境分界的友谊象征,故此有“一步跨二省’ “一关 隔断南北天”之说。第二,保护商旅安全。新道开辟 以后,行走在梅关古道上的商旅日渐增多,为确保商 旅安全,南雄、南安两府遂在梅关驻少量兵卒戍守,关 门门联‘‘关防暴客来”也形象的说明了这一点。第 三,征收商税。这是设关的一个重要原因。随着南北 经济加快发展,南来北往的货物越来越多,征收商税 的时机已经成熟,于是政府遂不失时机的设关征税, 从而增加了国家的税收收入。
梅关与梅关古道自唐宋开设以来,历代政府对其 都有维护修葺,因而能存留至今。据《宋史•蔡挺 传》载:(挺)稍起知南安军……自大庾岭下南至广, 驿路荒远,室庐稀疏,往来无所芘。挺兄抗时为广东 转运使,乃相与谋,课民植松夹道,以休行 者’,M卷三百二十八对梅关古道进行了修葺维护和绿化建 设。这是史载自唐张九龄开凿梅关古道后进行的第 —次大规模整修。宋淳熙年间,南安知军管锐又在大 庾岭加种红梅,以实梅岭之名。以后元泰定二年 (1325年)、至元四年(1338年)、明永乐末等都曾加 植松梅,对古道的绿化建设和道路景观作出了很大努 力和贡献,使古道郁郁葱葱,绿树成荫,行者忘忧,红 梅飘香,沁人心脾。
自宋设梅关后,梅关古道与梅关关楼便紧密联系 在一起,因而历次对古道和关楼的维修虽时或偏重一 方,但也经常两者兼顾,不一而定。因战争原因,梅关 关楼累圮累修,累修累圮。据《南雄州志》载,宋末宋 元两军曾在梅关激战,关楼因而遭受严重破坏,但长 期都没进行修理。直到明正统十一年(1446年)南安 知府郑述才命人重修,并砌岭路90余里,重刻“梅关” 石碑立于关前。明成化十五年(1479年),南安知府 张弼看到梅关古道“自岭至府治,旧有砖石细街,岁久 碎没,尺点丈缀,散如列星。路之真形邱陇阴夺,积雨 连间,洿者欲渍,往往人驴俱仆,摩虬啼触,货随覆败, 殴争讼辩,卒至求珉废玉,主客俱困”,12因此决定重 修此道。当时正值闽粤赣诸郡饥荒,他遂采取以工代 赈的办法,招募饥民修路,饥民无不踊跃参加。他亲 领民众登岭涉涧“举抗路巨石尝逃九龄斧凿者,悉用 椎削,取其菪确以补道陷”,[2修路全长25里,路面宽 —丈“悉用碎石块平砌其中,而青石长条固其旁 幅”。[2经过这番修整,梅关古道又成南北往来坦途, ‘‘人可掉臂醉行,负担者昏夜可以陟降矣”。[2明成化 十九年(1483年)南雄知府江璞也对梅关作过修理, 并刻“岭南第一关”匾额悬于关楼之上,同时在岭南 下30里处设红梅驿。明正德八年(1513年)又有过 重修。
现存关楼是明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重修的。 关楼为砖石结构,坐南朝北,东西横卧,紧连山崖,古 朴雄伟。关楼原为两层建筑,上为瓦房,下为城门。 今上层已塌毁,仅存城门。其城阙部分高5.5米,宽6 米,通道为圆拱门,门高3.5米,内宽3米,门洞进深 (也即关城墙厚)5.5米,洞内两侧墙壁留有闸门逢道 和闩门洞眼,说明关门也重叠数层,真所谓“一夫当 关,万夫莫开”。关墙除基石和城门角柱用石条砌作 外,其他均用青砖砌成。南北关门都镶嵌有巨石匾 额,北题“南粤雄关”,未注落款;南书“岭南第一关”, 系明万历年间南雄知府蒋杰所题,字迹刚劲雄健,入 石三分,甚有气势。北门左侧有一石磴,为登关楼之 路;右侧有一赫红石碑,上刻“梅岭”两个大字,碑高 2米余,宽1米多,是清康熙年间南雄知州张凤翔重 立。关楼南门有一门联:“梅止行人渴,关防暴客 来”,为清光绪癸未年春闽汀李化所题。
以后政府对古道和关楼还有过多次维修。直到 清道光三十年(1850年)至咸丰元年(1851年),政府 对古道进行了最后一次维修,此后梅关古道便因五口 通商和京汉铁路的开通而归于沉寂,完成了其历史使 命,结束了其辉煌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