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关与梅关古道开设以来,在历史上发挥了重要 作用,主要表现在经济、政治和文化传播等几个方面。
第一,经济作用。梅关与梅关古道的经济作用最 为突出,这是社会经济发展的表现,也是社会经济发 展的结果,二者是一致的。其经济作用又主要表现在 道以通商、关以征税这两个方面。
道以通商。唐代以后,特别是到了南宋时期,随 着经济重心南移和政治中心东迁的完成,东南地区成 了朝廷仰给的经济重地,五岭南北经济繁荣发展,于 是梅关古道上‘‘商贾如云,货物如雨,万足践踏,冬无 寒土。南安人有驴背辇载络绎,米盐器用多货之所由 出也”, 一派繁忙景象。
首先,粤盐赣米是梅关古道上的大宗商品。众所 周知,江西不产食盐,而广东却历来是有名的产盐区; 不过赣南盛产稻米,而粤东自宋代以来即出现缺粮问 题,明清时尤为严重。利之所趋,商之所往,赣粤间这 种差异互补的客观存在,遂使得梅关古道上“粤盐赣 销,赣粮粤卖”商运兴隆。同时也产生了严重的食盐 走私现象。其次,景德瓷器和生丝织品是梅关古道上 的走俏商品。江西景德镇素有‘‘瓷都”美誉,其‘‘白如 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的独特风格使其蜚声海 内外,因而自唐宋以来即为对外贸易的重要商品,其 外运路线即是溯赣江而上,跨梅岭以入广州。生丝和 丝织品向为外贸大宗,它们主要产于江浙一带,由于 明清在很长的一段时期内都只限于广州一口通商,因 而大多都途经梅岭再下广州,梅关古道因而成为海上 丝绸之路的中转重地。再次,南方及海外异物也是梅 关古道上的重要商品,主要有犀角、象牙、玳瑁、香药、 沉香、珍珠、鹦鹉等,它们多是南方和海外异国与朝廷 进行朝贡贸易的奇异物品。
总的来说,梅关古道上“北货过南者,悉皆金帛轻 细之物;南货过北者,悉皆盐铁粗重之类。过南者月 无百驮,过北者日有数千”。13卷八十二意大利传教士利 玛窦经过大庾岭时曾亲眼目睹过这一景象,后来他对 此有过详细描述:“越过它要花一整天的时间,翻山的 道路也许是全国最有名的道路。……许多省份的大 量商货抵达这里,越山南运;同样地,也从另一侧越过 山岭,运往相反的方向。运进广东的外国货物,也经 由同一条道输往内地。旅客骑马或者乘轿越岭,商货 则用驮兽或挑夫运送,他们好象是不计其数,队伍每 天不绝于途。” 14第三卷第九章可见梅关古道上商贸往来之
繁华。
关以征税。征收商税是设置梅关的一个重要原 因,如对南北往来货物抽印花税、过境税等,但主要以 盐税为主,因为广盐乃最大宗。征收盐税又与缉查私 盐分不开。如上文所述,由于“粤盐赣销”可获厚利, 于是产生了严重的食盐走私现象,有的甚至武装走 私,或者公然与公家对抗。史载赣州“民多盗贩广南 盐以射利。每岁秋冬,田事才毕,恒数十百为群,持甲 兵旗鼓,往来虔、汀、漳、潮、循、梅、惠、广八州之 地”。M卷-百八十二因而辑私显得十分必要,也十分重要。
梅关税收并没有单独记载,而是与岭北的赣关一 起统计。据正德年间南安府呈缴《梅亭抽分商税循环 文本》记载,自正德六年十一月二十七日起,至九年七 月终止,梅亭(后归并赣关)关共抽得过往商船税银 4. 2686万两6钱3分,明正德年间赣关征得过往商船 盐商税银3万两。清康熙二十六年,收到银4.6万余 两,雍正元年,赣关桥税银4. 1124万两5钱3分,乾 隆十八年征赣税银9.068万两,嘉庆四年定赣关之坐 银3.8万两,实收商贾货物税8.4万余两,实收数超 过政府规定数一倍多。由此可见,梅关古道的商税 相当可观。这自然也有梅关税卡的一份功劳。
第二,政治作用。梅关与梅关古道的政治作用是 不言而喻的。它既是一条贡道,也是一条驿道,还是 一条军事行走路线和一处军事对垒阵地,其政治作用 十分重要。
贡道。梅关古道自唐代开凿以后,外国贡使多经 由此关、道入贡“于是乎錬耳贯胸之类,殊琛绝赆之 人,有宿有息,如京如坻。宁与夫越白雉之时,尉佗翠 鸟之献,语重九译,数上千双,若斯而已哉”。3唐苏说 《大余岭路铭》也云:“斯役来兮力所成,石既攻兮山 可平,怀荒服兮走上京。迁万商兮重九驿,车屯轨兮 马齐跻,招孔翠兮侠齿革。”明桑悦《重修岭路记》亦 指出“庾岭,两广往来襟喉,诸夷朝贡,亦于焉取 道”。他们入贡既为朝拜中原国主,献纳异物,也为进 行朝贡贸易,获取厚利。
驿道。自梅关古道开通以后,历代官方驿道都途 经这里。唐在大庾岭北坡建有庾岭驿,在章水上建有 横浦水马驿。宋太宗时“岭南陆运香药入京,诏蒙正 往规画。蒙正请自广、韶江溯流至南雄;由大庾岭步 运至南安军,凡三铺,铺给卒三十人;复由水路输 送” as卷二百六十三“铺,,可理解为驿站,在90余里的驿道上设置3个驿站,可见政府对此道的重视。明清时更 增至12个,足见其地位日重。史载:明朝在横浦水马 驿“额设驿丞一员,吏一员,站船五只,每船夫十名,马 八匹,驴五头。今(指清朝)又归并递运所,船四只, 夫四十名”。在南雄城内的驿馆也有好几处“州城 内有八使行衙、寄梅驿,市南有凌江馆、近水楼,距城 之东有沙水、怀德二驿”,其中,八使行衙“距郡治百 余步,规模壮伟,屋宇高敞,他州莫及”。17卷六百六十五这 些驿馆设备齐全,规模很大,可见官方往来频繁,由此 也说明了梅关古道上驿使往来不断,可谓“公务”繁 忙,片刻不息。
军事行走路线和军事对垒阵地。梅关和梅关古 道在军事上占有重要地位,屏中玉在《大余县志序》 中说“所谓兵要地理者,首以大梅关为要。居高临 下,两旁皆山,一夫当关,万夫莫敌,虽有飞将军不能 渡也”。宋建国初,岭南尚未臣服,太祖‘‘开宝三年 (970年),征岭南,以(潘)美为行营诸军都部署…… 进次韶州。韶,广之北门也,贼众十余万聚焉。美挥 兵进乘之,韶州遂拔,斩获数万计……岭表遂 安”,⑽卷二百五十八南汉政权终于覆灭。这次军事行动所 走即是梅关古道。宋仁宗时,交趾侬智高反,宋廷派 狄青率兵南下镇压,所走亦是此道。明永乐四年 (1406年)七月“征南大将军成国公朱能付、将军新 城侯张辅出大余岭讨黎仓,檄南安所军从师”。15]清 后期太平天国起义,太平军将士曾在此与清军对垒, 数度激战。近代孙中山领导的北伐军二次入赣都是 经过梅关,毛泽东、朱德也曾率红四军攻占梅岭,彭德 怀率红五军团与白军在这里相持,后与红一军团汇 合,组织了著名的水口战役,在梅岭一带打败白军20 个团的围剿。红军主力长征之后,陈毅、项英从中央 苏区突围,在这里建立了以梅岭为中心的游击根据 地,在艰苦的年代里坚持了三年游击战争,陈毅还写 下了《登大庾岭》、《偷渡梅关》和《梅岭三章》等脍炙 人口的著名诗篇。
第三,文化传播作用。梅关与梅关古道的文化传 播作用也不可轻视。明人丘浚对此曾有过一段精彩 的概括:‘兹路既开,然后五岭以南之人才出矣,财货 通矣,中原之声教日逮矣,遐陬之风俗日变矣”。
在宋元之前,岭南尚未脱“南蛮”之俗,在学术文 化上未占席地,人才稀少。虽然唐时有过张九龄这样 的“岭南第一流人物”,但仅如沙漠中之水泉、之嘉 木,毕竟寥寥。其后,随着韩愈刺潮,苏轼寓惠,以及 其他一大批贬官谪臣和失意士子文人南来,他们除了 “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或寄情山水、纵情欢悦之外, 更将强势而先进的中原华夏文明有如“韩潮苏海”般 带到岭南,席卷珠江,给岭南固有的本土文化以重大 冲击。递至明清,更产生了“白沙之学”和“岭南三大 家”诗派,以后又逐渐形成了极具岭南地方特色的广 府文化、潮州文化和客家文化,从此岭南文化宛如一 朵学术奇葩,在中国学术文化上占有重要地位。
岭南才俊在此期间也是屡出不鲜,如余靖、丘浚、 海瑞、袁崇焕、陈献章、屈大均、梁佩兰、陈恭尹等。其 中,丘浚与海瑞被誉为“海南双壁”,后者更是人称 “海青天”,与宋代包拯齐名。屈大均、梁佩兰、陈恭 尹三人则被称为岭南三大家,在当时岭南地区最负盛 名,隐然有抗衡江左三大家(钱谦益、吴伟业、龚鼎 孳)之意,足见三家声誉之隆。
虽然前文所引丘浚彼话未免有过夸之嫌,岭南文 化的发展并非全赖中原文化的南传,而中原文化的南 传也并非只循梅岭一路,但中原文化的南传对岭南文 化的影响仍是不可置疑的,而梅关与梅关古道对中原 文化南传的推动作用也是值得肯定的。
梅关与梅关古道对珠玑古巷及其“寻根”文化的 形成也有重要作用。珠玑古巷基本位于梅岭与南雄 的中点,与两者相距都是20多里,梅关古道穿巷而 过。珠玑古巷与梅岭、南雄的位置关系可以形象的说 是个中心,两个基本点”,而梅岭、南雄、珠玑古巷 与梅关古道的位置关系则为“三点一线”。古巷是历 代中原移民顺梅关古道南迁岭南的落脚点与中转站, 唐代就有中原移民陆续迁居于此,北宋亡国后,南宋 偏安苟存,中原难民大量流落江南、华南,后者所走即 是梅关古道。他们进入珠玑巷后,有的就在此落地生 根定居不走,有的则继续南下进入珠三角、粤西,甚至 走向南洋。据黄慈博先生研究,南宋度宗咸淳年间, 因为“胡妃事件”导致朝廷发兵围剿珠玑古巷造成 “血洗沙门”惨祸,迫使珠玑巷人更大批南徙。[18]古巷 是当今广府人的桑梓之地、发祥之乡,是“天下广府, 同此一脉”的“祖廷”,是珠三角和海外4000万广府 人凭吊、怀古、追思、寻根、问祖之地。今天广府人的 族谱“称纪元必曰咸淳年,述故乡必曰珠玑巷”,可见 珠玑古巷在其心目中的地位是何其重要。而究其源 头,梅关与梅关古道的推动作用实居功不小。
综上所述,梅关古道是唐开元四年(716年)由丞 相张九龄奉诏开凿的,它部分利用了旧关道而开山辟 石,截弯取直,比旧关道拓宽了很多,缩短了 15里。 梅关是宋嘉佑八年(1063年)由蔡挺、蔡抗兄弟设置 的,关楼因战争原因累圮累修,累修累圮,现存关楼是 明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重修的。梅关与梅关古道 的历史作用,经济上主要表现为道以通商,关以征税, 政治上表现为其既是贡道,又是驿道,还是军事行走 路线和军事对垒阵地,文化传播方面主要表现在推动 中原文化的南传与珠玑古巷及其“寻根”文化的形成。